作為引領蘇州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和改革創新的核心區域,金雞湖商務區容納了7.4萬家市場主體,近37萬就業者,肩負著維護區域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的重任。商務區緊緊圍繞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工作目標,創新完善組織領導、政策促進和管理服務體系,建立健全職工權益保障、矛盾糾紛調處、勞動關系協調機制,不斷夯實勞動管理工作基礎,大力營造和諧穩定勞動氛圍。
夯實基礎,打造服務品牌
針對豐富的產業結構和多元的勞動管理服務需求,商務區瞄準園區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工作目標,依托樓長制、網格化服務“雙機制”,借助商務區產業園聯盟和園區樓宇經濟促進會“雙抓手”,樹立企業勞動關系管理新思維,創立“和諧?金雞湖”勞動管理服務品牌,為企業搭建了綜合性、多層次、個性化的勞動用工管理交流學習平臺,進一步打通政企雙向溝通渠道,引導企業依法規范用工。
“和諧?金雞湖”子項目“送法進企業”活動啟動至今,突出專業化、賦能化、整體化導向,開展了用工管理交流、政策法規學習、企業效能提升、員工心理疏導等活動累計51場次,覆蓋企業3800余家次。
勞動者維權保障服務緊緊圍繞勞動者所需和關切的勞動權益保障內容,深入項目工地、集宿區、人力資源市場、招聘活動現場,通過張貼海報、設置展臺展板、發放宣傳手冊等線下方式,結合公眾號、視頻號直播等線上形式開展各類普法宣傳和維權服務活動。如針對性開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及法律援助活動,努力提高勞動者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與能力,營造遵法、守法、用法的勞動用工環境。
完善機制,提升服務效能
商務區采取“線上答疑+線下走訪”“專項檢查+精準幫扶”“日常維護+重點攻堅”等形式,形成合理分配、點面結合、輻射覆蓋的工作模式,實現了服務效率和管理質量的同步提升。
做好“摸排”文章。建立群體性勞資糾紛隱患定期摸排制度,通過及時跟蹤監測、風險評估、限期責令整改、合理化建議等工作手段,強化群體性勞動糾紛問題化解,制度實施四年累計妥善消除群體性隱患138件。
做好“分析”文章。加大案件辦理力度,通過對每年辦結的萬余件糾紛案件及4100余家次審查、檢查的數據分析,描摹勞動關系穩定風險點和風險企業畫像,開展勞資糾紛壓降專項培訓、幫扶、執法等,做好勞動管理案件“后半篇文章”。
做好“下沉”文章。啟動下沉式服務站等管理服務項目,將勞動管理服務工作下沉至樓宇(工業坊)內,為樓宇(工業坊)內企業和勞動者提供就近一站式服務,第一時間給予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以及快速啟動調查取證工作,促進服務效能的最大化。
激發動力,構筑和諧生態
商務區不斷探索勞資共贏新模式,幫助區內企業提升自主化解糾紛能力,提高勞動用工管理的和諧水平。
提升矛盾化解力。積極開展用人單位人力資源及內部人員培訓,引導企業建立工會組織,強化集體協商制度,有效預防和化解勞動關系矛盾。
提升糾紛調解力。以工業坊、產業園、商業區、樓宇等小微企業集中區域為重點,組建企業、載體調解組織97個,充分調動用工載體運營方的力量進行監管,形成勞動保障合力。商務區培育了一批優秀的基層勞動糾紛調解組織,目前擁有友達光電、蘇化產業園調委會2家省級金牌調解組織,博世汽車調委會等5家市級金牌調解組織。
提升應急處置力。指導企業建立自身應急預案,建立實施企業高管維穩培訓、專題座談、警示約談等制度,開展處置群體性勞資糾紛模擬演練等,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工作體系。2023年,大隊通過開展“突發事件預案與應對”培訓、發放“用工建議書”規范輕微違法行為等行政措施,有效幫助企業解決經營困難所引發的勞資糾紛,切實維護勞資雙方的合法權益,穩固了商務區的和諧用工環境。
接下來,商務區將進一步豐富“和諧?金雞湖”勞動服務品牌內涵,扎實開展服務站拓點工作,助力勞動關系服務和維權服務精準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打造和諧法治勞動關系生態圈,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和用工環境。
編輯 顧文斌
2023年4月30日